新闻动态 /
台海开战,美日联军能挡住解放军百万雄师吗?兵棋推演暴露美军惊人伤亡,航母战斗群恐遭覆灭!中国火箭军覆盖全岛,东部战区枕戈待旦,更有数百万预备役严阵以待,这场关乎民族复兴的决战,中国准备好了!
这几年,我国跟美国掰手腕,那动静是越来越大。要说美国这百来年,啥时候这么头疼过?恐怕还真没有。我们的实力上来了,腰杆子硬了,他们就浑身不自在,想方设法地要给我们使绊子。
这里头,台湾这张牌,他们用得最顺手。说白了,台湾问题能拖到今天,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。要是没他们在后面撑腰,以我们现在的家底,解决台湾问题不是什么难事。
但事情没那么简单。真要动手,不能不考虑美国会不会拉着他那帮兄弟伙下场掺和。美国人自己也爱琢磨这事,搞了不少兵棋推演。
有意思的是,推出来的结果五花八门,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脸上挂不住。有些推演嘛,说是美国和日本能“惨胜”,代价是自家海军被打残,死伤枕藉,连航母都得沉几艘,比过去几十年打的所有仗加起来损失都大,顺带把台湾也打成一片焦土。这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,还真不好说。
这仗打起来得多大场面?
先看看对岸。台湾那边,别看地方不大,真到了节骨眼上,能动员起来的人可不少。他们现役部队大概二十万上下,但后备力量据说能拉起一支近百万的队伍。再加上各种后勤、民防人员,凑个两百万人上战场,不是不可能。
武器方面,确实有不少是美国卖给他们的好东西,像F-16战斗机、雄风导弹什么的。但也有不少是美国淘汰下来的老旧家伙。光看武器可能觉得一般,但这动员潜力,不能小看。
我们解放军打仗,讲究的是精兵强将,训练有素。真要到了那一步,东部战区的几个集团军,几十万精锐,那是随时准备抢滩登陆、突击穿插的拳头部队。南部战区的远程火力,能覆盖全岛。中部战区的部队,可以通过高铁、海运快速增援。这第一波上去的,就得几十万人。
如果战事不顺,我们的预备役、民兵、退伍军人,那动员起来就是几百万的规模。我国现在的工业生产能力,支撑一场大规模、长时间的战争,后勤是跟得上的。
关键还在于外力。美国要是铁了心要介入,那阵仗就更大了。有些美国人推演时设想,他们可能动用多个航母战斗群,加上陆战师,凑个几十上百万人过来。
日本呢?离得那么近,又是美国的铁杆盟友,恐怕也不会闲着。他们自卫队的实力,尤其是反潜和防空能力,不容小觑。澳大利亚这些国家,可能也会跟着凑个热闹。这么一算,各方势力加起来,卷入战场的兵力可能真要奔着五百万人去。这个规模,比起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,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而且现在的武器,威力可比那时候大多了。
代价高昂的干预,谁能承受?
美国一些推演里,即使是设想自己“获胜”,也承认要付出惊人代价:太平洋舰队骨干力量可能被打残,损失几艘航母和几十艘主力战舰,人员伤亡得以万计。日本跟着掺和,海军空军也得遭受重创。这种“胜利”,恐怕比失败还难受。
更有意思的是,有些推演一方面承认,一旦开打,解放军有能力封锁台湾,让美日根本无法像援助乌克兰那样,把武器装备源源不断送上岛。所以他们强调,必须在开战前就把台湾武装到牙齿。
可另一方面,推演的结果又常常是美日成功介入,甚至还能在岛上跟解放军掰手腕,还设想俘虏数万解放军。这就有点前后矛盾了,难道封锁是纸糊的?这种自己安慰自己的“游戏”,严肃性恐怕还不如电脑上的战略游戏。
这场仗,不光是人多,更是尖端武器的对决。我们这几年军事现代化的步子迈得很大。
海军方面,三艘航母形成战斗力,福建舰这样的新锐力量也在路上。虽然数量跟美国还有差距,但在自家门口作战,配合岸基力量,威力不可小觑。039系列潜艇装了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,隐蔽性大大增强,是水下的撒手锏。
空军方面,歼-20隐身战斗机列装速度很快,运-20战略运输机、无侦-7高空无人侦察机,这些都是世界一流的装备。到2026年,我们的先进战机数量只会更多。我们的空军体系化作战能力越来越强,目标就是在家门口牢牢掌握制空权。
陆军方面,合成旅改革让地面部队的反应速度、突击能力、信息化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。直-20通用直升机的列装,也让空中突击力量更加完善。
更重要的是,我们的国防动员体系非常完善。新的《预备役人员法》和《征兵工作条例》,让后备力量建设更加实战化,确保需要时能拉得出、上得去、打得赢。我们的解放军,在历次演习和抢险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快速反应能力、过硬素质和顽强作风,那是有目共睹的。
地利与人和
相比之下,美国虽然整体实力依然是世界第一,但在西太平洋地区,要集中多少力量来应对我们,他们也得掂量掂量。毕竟,他们的摊子铺得太大,全球各地都需要驻军。而且,这些年美军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,比如舰船老化、战备水平下降、兵员质量问题等等。
此消彼长之下,真要在台海碰一碰,结果还真不好说。尤其是在我们的家门口,我们占尽地利优势,部队士气高昂,保家卫国的决心是任何外力都比不了的。那些纸面上的推演,算得出武器参数,算得出兵力对比,可算得出人心向背和战斗意志吗?
对我们来说,统一是民族大义,势在必行。但怎么实现、何时实现,需要极高的战略智慧。速战速决自然是理想状态,但台湾岛易守难攻的地形,加上潜在的外部干预,使得快速结束战斗的难度非常大。
一旦陷入持久战,对经济、社会以及国际环境的冲击都是巨大的。如何精确打击、有效登陆、巩固战果,同时还要慑止外部干预,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。
对美国而言,台湾是它“印太战略”中的重要棋子,用来牵制中国大陆。如果坐视台湾被统一,其在盟友中的信誉和全球霸权地位将受到严重打击。
但如果直接军事介入,面对解放军日益强大的区域拒止/反介入能力,美军可能要承受自二战以来最惨重的损失,甚至可能引发中美两个核大国的直接冲突,这个后果是美国无法承受的。因此,美国一直采取“战略模糊”政策,既想利用台湾,又怕引火烧身。这种两难心态,使得它的决策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对台湾当局来说,选择空间其实非常有限。完全“独立”是死路一条,大陆绝不可能容忍。维持现状,又时刻面临着战争的阴影和美国的压力。依靠美国,但美国是否真的可靠,能靠到什么程度,都是未知数。一旦战火燃起,无论结果如何,台湾本土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。
对日本来说,台湾海峡是其重要的能源和贸易通道,台湾的“安全”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。加上日美同盟的捆绑,以及它自身的一些战略考量,日本介入台海冲突的可能性很大。
但介入就意味着将战火引向自身,日本本土的军事基地甚至本土都可能成为打击目标,这对它来说同样是巨大的风险。
台海一旦爆发冲突,绝不是一场小打小闹。它将是一场规模空前、牵涉多方、融合了高科技对抗和复杂战略博弈的现代化战争。各方的兵力投入、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、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全球性后果,都将是惊人的。
美国智库那些真真假假的推演,无论结果如何,都揭示了这场潜在冲突的巨大风险和代价。或许,这也是为什么各方虽然言辞激烈、动作频频,但都还留着几分余地的原因吧。
对我们来说,解决台湾问题,实现国家完全统一,是历史的必然。路要一步步走,饭要一口口吃,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,不断增强自身实力,做好应对最复杂局面的准备。时间在我们这边,主动权也日益掌握在我们手中。这盘关乎民族复兴的大棋,终究会有一个结果。
